問題來源:

《會計法》2017版 | 《會計法》2024版 | 變化要點 |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對單位可以并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對單位可以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公職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處分: | (1)新增處罰種類:警告、通報批評 (2)增加罰款力度: ①對單位罰款由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調整為二十萬元以下;情節(jié)嚴重的,對單位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②對直接責任人員從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調整為五萬元以下;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 (二)私設會計帳簿的; (三)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guī)定的; |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guī)定的; | |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
《會計法》2017版 | 《會計法》2024版 | 變化點 |
第三十四條 依法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jiān)督檢查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在監(jiān)督檢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yè)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三十九條 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yè)道德,提高業(yè)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 | 第三十一條 財政、審計、稅務、金融管理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jiān)督檢查,并出具檢查結論。 財政、審計、稅務、金融管理等部門應當加強監(jiān)督檢查協作,有關監(jiān)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jiān)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jiān)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
《會計法》2017版 | 《會計法》2024版 | 變化點 |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 第四十七條 因違反本法規(guī)定受到處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記入信用記錄。 違反本法規(guī)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 增加處罰行為將納入“信用管理” |

程老師
2025-09-12 09:38:32 314人瀏覽
同學您好,您可以咨詢下班主任或者客服老師,問下有沒有這塊內容
“兩賬合一”的核心目標是將企業(yè)內部管理賬(“內賬”)和對外稅務賬(“外賬”)合并為一套真實、準確、合規(guī)的賬套,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稅務申報和經營管理。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而非簡單的賬務調整。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與診斷
組建團隊與統一思想:成立由公司最高決策者(老板)、財務負責人、核心財務人員以及外部財稅顧問(強烈建議)組成的項目小組。老板必須下定決心,并給予充分支持。
確定合一基準日:選擇一個時間點作為“合一”的基準日,通常建議選擇會計年度的起始日,如1月1日,或者一個季度開始的第一天,這樣工作量相對較小。
全面清查與差異分析:
資產清查:對現金、銀行存款、存貨、固定資產等進行全面盤點,確定實有數。
債權債務核對:對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逐一與客戶、供應商核對確認。
收入成本還原:分析內外賬在收入、成本、費用上的差異金額及原因。
編制差異表:將內賬、外賬的所有科目余額列出,并逐一找出差異原因,形成詳細的差異匯總表。這是最核心、最耗時的一步。
第二階段:數據整理與差異調整
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無票采購:與供應商協商,盡可能補開發(fā)票。不能補開的,在入賬時需做納稅調整(所得稅前不能扣除)。
無票收入:作為逾期收入申報,補繳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及滯納金(如有)。這是“合一”過程中最主要的稅務成本之一。
股東借款/占用資金:清理股東往來款,確認為分紅或薪酬的需補繳個稅;確認為借款的需簽訂正式合同并計息。
存貨賬實不符:對盤盈盤虧的存貨進行賬務處理,查明原因。
其他應付款余額過大:分析來源,如為隱性利潤,需考慮消化方式。
制定調整策略:
重要差異:如上述無票收入、大額資產等,必須進行賬務調整和稅務處理。
微小差異:一些年限久遠、金額極小的零星差異,經評估后可計入調整當期的損益。
編制調整分錄:根據上述分析和決策,編制一套完整的調整分錄,將“外賬”調整至接近企業(yè)真實經營狀況的水平。
第三階段:建立新賬套與初始化
設立新賬套:在財務軟件中建立一套全新的賬套,作為未來唯一合規(guī)的賬套。
錄入期初余額:將經過調整后的各科目余額(基準日的)作為新賬套的期初數錄入。
終止舊賬套:從基準日開始,停止使用舊的“內賬”和“外賬”,所有經濟業(yè)務全部在新賬套中處理。
第四階段:業(yè)務流程再造與切換
重塑業(yè)務流程:兩賬合一的本質是業(yè)務合規(guī),而不僅是賬務合規(guī)。
采購流程:要求所有采購必須取得發(fā)票,并將發(fā)票作為付款的必要條件。
銷售流程:所有收入必須入公戶并申報納稅,不再私戶收款。
費用報銷:所有費用支出必須憑票報銷,杜絕白條入賬。
資金管理:規(guī)范公私戶使用,嚴禁公私不分。
全員培訓:對業(yè)務、采購、銷售等人員進行培訓,宣導新的合規(guī)流程和要求。
首次申報:以新賬套的數據為基礎,完成合一后的第一次納稅申報。
第五階段:后續(xù)維護與標準化
持續(xù)合規(guī):堅持按照新的流程操作,確保賬務處理一貫合規(guī)。
加強內控:建立內部審核機制,防止問題回流。
風險提示:
“兩賬合一”過程可能會暴露歷史稅務風險,導致需要補稅和繳納滯納金。因此,強烈建議在經驗豐富的財稅顧問或會計師事務所的指導下進行,他們可以幫助企業(yè)評估風險、制定最優(yōu)策略、與稅務機關進行必要溝通,平滑過渡。
相關答疑
-
2025-10-13
-
2025-10-12
-
2025-10-11
-
2025-10-11
-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