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源:
分類 |
表現(xiàn) |
含義 |
具體表現(xiàn) |
|
違背忠實義務 |
占用公司資源 |
直接占用資源 |
指終極股東直接從公司將利益輸送給自己 |
①直接借款、利用控制的上市子公司借款、代墊費用、代償債務、代發(fā)工資、利用上市子公司為終極股東違規(guī)擔保、虛假出資。預付賬款也是終極股東及其他關聯(lián)方占用公司資金的途徑之一 【案例】上市公司新大洲,2018年度向其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yè)共預付采購款7.5億元,因部分預付賬款不具有商業(yè)實質,形成期末非經營性資金占用4.79億元 ②終極股東占用上市子公司商標、品牌、專利等無形資產以及搶占上市子公司的商業(yè)機會等行為也屬于直接的利益輸送 【案例】張裕集團于2009年注冊了愛斐堡、黃金冰谷等商標,上述商標由上市子公司張裕A在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立,完全有條件由上市公司進行注冊,但仍由控股股東張裕集團注冊后特許給張裕A使用,并由張裕集團收取銷售收入2%的商標使用費,此舉侵害了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 |
關聯(lián)性交易 |
分為商品服務交易、資產租用和交易、費用分攤 |
①商品服務交易。終極股東經常以高于市場價格向上市子公司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并以低于市場價格向上市子公司購買商品和服務,利用價格的“低進高出”來轉移利潤、進行利益輸送 ②資產租用和交易。資產租用和交易與商品服務交易很相似,僅僅是標的物不同。租用和交易的資產有房屋、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商標和專利等無形資產 ③費用分攤。控股的終極股東常常利用費用分攤從上市子公司獲取利益,進行“隧道挖掘”。另外,終極股東自己或者派人到上市子公司擔任董事、監(jiān)事和高管等職位后,將相關的高額薪酬、獎金、在職消費等費用分攤到上市子公司,這樣終極股東就變相地從上市子公司進行了利益輸送 【案例】Z上市子公司人力資源部繳納的勞動保險中包括控股股東及其關聯(lián)公司人員的保險 |
||
掠奪性財務活動 |
分為掠奪性融資、內幕交易、掠奪性資本運作和超額股利等 |
①掠奪性融資。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通過財務作假騙取融資資格、虛假包裝以及過度融資的行為,損害外部中小投資者利益。另外,利用上市子公司向終極股東低價定向增發(fā)股票也屬于掠奪性融資行為 ②內幕交易。終極股東經常利用信息優(yōu)勢,利用所知悉、尚未公開的可能影響證券市場價格的重大信息來進行內幕交易,謀取不當利益 【案例】甲公司的終極股東利用未公開的利好內幕信息提前低價購入上市公司股票,然后再高價出售并從中獲利 ③掠奪性資本運作。經常由上市子公司高價收購終極股東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權,造成上市子公司的利益流向了終極股東 【案例】在近日終止的上市公司通策醫(yī)療50.5億元收購海駿科技一案中,收購標的預估增值率高達427.19%。標的資產與通策醫(yī)療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換言之,實際控制人計劃以高價把自己的資產轉入上市公司 ④超額股利。以終極股東需求為導向的股利政策操縱也是一種“隧道挖掘”行為。實踐中也有另外一種情況,上市公司多年不進行現(xiàn)金股利分配,使得中小股東無法獲得剩余利潤,與此相對應的是存在大股東高溢價轉讓控股權獲利的事實。大股東將屬于中小股東的剩余利潤強制性留存于公司,最終成為大股東轉讓控股權時議價的籌碼,這無疑損害了中小股東的權益 |

李老師
2022-04-29 15:04:52 2741人瀏覽
超額股利,就是終極股東以自己需求來操縱股利。對于中小股東來說,因為自己持有的股份相對于終極股東較少,就算分配到自己應有的股利,那也不是很多的,所以中小股東把更多的期望放在公司的經營上,以此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股利,但是終極股東把剛融資到的錢,就進行大筆超額的股利分配來滿足自己,這會嚴重影響公司的經營運作,可能導致公司經營的不好甚至財務危機、破產等情況出現(xiàn),那就對中小股東不利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O(∩_∩)O~相關答疑
-
2025-09-18
-
2024-08-09
-
2021-09-13
-
2020-09-27
-
2020-09-25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