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投資性房地產抵消分錄詳解
第六問中的第四 內部投資性房地產的抵消 分錄看不懂,麻煩老師把每個分錄詳細講解一下
問題來源:
(1)2×17年10月10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10%股權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核算,實際支付銀行存款6500萬元。2×17年12月31日其公允價值為6900萬元。
(2)2×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發(fā)普通股股票的方式,從非關聯(lián)方處進一步取得乙公司60%的股權,于同日通過產權交易所完成了該項股權轉讓手續(xù),并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取得股權后甲公司能夠控制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甲公司定向增發(fā)普通股股票1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每股市場價格為4.3元,甲公司另支付股票發(fā)行費用500萬元。購買日原1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7000萬元。
(3)2×18年1月1日(購買日),乙公司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信息列示如下:股東權益總額為64000萬元。其中:股本為10000萬元,資本公積為50000萬元,盈余公積為4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600萬元。除一批存貨外,乙公司其他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該批存貨的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經評估的公允價值為21000萬元。
(4)乙公司2×18年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00萬元,當年提取盈余公積500萬元,年末向股東宣告分配現(xiàn)金股利2000萬元,股利尚未支付,其他綜合收益增加400萬元(未扣除所得稅影響)。除上述事項外,無其他導致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
(5)截至2×18年12月31日,購買日發(fā)生評估增值的存貨已對外銷售80%,剩余部分未發(fā)生減值。
(6)2×18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內部交易和往來事項列示如下:
①2×18年1月2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協(xié)議,甲公司將一棟辦公樓出租給乙公司,租賃期開始日為協(xié)議簽訂日,年租金為100萬元,租賃期為10年。乙公司將租入的資產作為辦公樓使用。甲公司將該棟出租辦公樓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該辦公樓在租賃期開始日的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2×18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3700萬元。該辦公樓于2×17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交付使用,其建造成本為3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甲公司對所有固定資產均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假定2×18年1月該辦公樓不計提折舊)。
②2×18年7月10日,乙公司將其原值為500萬元,賬面價值為360萬元的某無形資產,以424萬元(含增值稅24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公司,該無形資產預計剩余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無形資產攤銷計入管理費用。截至2×18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收到甲公司應支付的款項,乙公司對其計提壞賬準備20萬元。
③2×18年8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銷售一批商品,售價為2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60萬元,商品銷售成本為1800萬元,乙公司收到款項存入銀行。甲公司購進該商品本期60%未實現(xiàn)對外銷售,2×18年年末,甲公司對剩余存貨進行檢查,并未發(fā)生減值。
假定:不考慮除增值稅和所得稅以外的其他因素。
要求:
貸:銀行存款 65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400(6900-65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0
借:所得稅費用 100(400×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
貸:股本 1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3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 6900
投資收益 10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
貸:所得稅費用 100
貸:資本公積 1000
借:資本公積 250(1000×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0
借:營業(yè)成本 800(1000×80%)
貸:存貨 80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200(800×25%)
貸:所得稅費用 2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80(4400×70%)
貸:投資收益 3080
借:投資收益 1400(2000×7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4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210[400×(1-25%)×70%]
貸:其他綜合收益 210
(6)編制2×18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0
資本公積 50750(50000+1000-250)
其他綜合收益 300[400×(1-25%)]
盈余公積 900(400+500)
年末未分配利潤 5500(3600+4400-500-2000)
商譽 4675
貸:長期股權投資 51890(50000+3080-1400+21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20235
?。郏?0000+50750+300+900+5500)×30%]
②投資收益與利潤分配抵銷
借:投資收益 308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1320(4400×30%)
年初未分配利潤 36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5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2000
年末未分配利潤 5500
③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的抵銷
借:其他應付款—應付股利 1400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 1400
④內部投資性房地產業(yè)務的抵銷
借:固定資產 2925(3000-3000÷20×6/12)
其他綜合收益 575
貸:投資性房地產 35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200(3700-3500)
借:營業(yè)收入 100
貸:管理費用 100
借:管理費用 150(3000÷20)
貸:固定資產 15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231.25
貸:其他綜合收益 143.75(575×25%)
所得稅費用 87.5[(200+150)×25%]
⑤內部無形資產的抵銷
借:資產處置收益 40[(424-24)-360]
貸:無形資產 40
借:無形資產 4(40÷5×6/12)
貸:管理費用 4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9[(40-4)×25%]
貸:所得稅費用 9
借:少數(shù)股東權益 8.1[(40-4-9)×30%]
貸:少數(shù)股東損益 8.1
⑥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借: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424
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424
借: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 20
貸:信用減值損失 20
借:所得稅費用 5(20×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5
借:少數(shù)股東損益 4.5[(20-5)×30%]
貸:少數(shù)股東權益 4.5
⑦內部交易存貨的抵銷
借:營業(yè)收入 2000
貸:營業(yè)成本 2000
借:營業(yè)成本 120[(2000-1800)×60%]
貸:存貨 1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30(120×25%)
貸:所得稅費用 30
借:少數(shù)股東權益 27[(120-30)×30%]
貸:少數(shù)股東損益 27

魯老師
2019-09-23 13:42:21 16743人瀏覽
4)合并報表抵銷內部交易等,由于子公司全部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所以不需要考慮持股比例,內部交易未實現(xiàn)損益等應當全額抵銷。
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個別報表中
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 3500
貸:固定資產 2925
其他綜合收益 575
借:其他綜合收益 143.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43.75 (轉換,導致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借:所得稅費用 87.5(200+150)*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7.5 (公允價值變動且少提折舊,導致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
以上部分,因為是內部交易,所以不應該存在,需要反向抵銷,就是前兩個分錄+最后一個分錄
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會計科目,需要替換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報表項目)
母公司確認租金收入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子公司確認租金費用
借:管理費用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以上的抵銷為第三個分錄,其中其他業(yè)務收入需要替換為營業(yè)收入(報表項目)
因為合并報表角度,將投資性房地產還原為固定資產了,那么應該補提折舊——第四個分錄。
相關答疑
-
2022-06-24
-
2021-06-25
-
2020-10-26
-
2020-10-16
-
2020-08-05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