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試的時間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




注冊會計師審計第八章“風險應對”是考試中的核心章節(jié),通常占據較高分值比例。其內容直接關聯(lián)審計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是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能力的關鍵體現(xiàn)。以下是知識點“控制測試的時間”的講解,一起來學習吧!
【所屬章節(jié)】
第八章:風險應對
第三節(jié):控制測試
【知 識 點】
控制測試的時間
(一)控制測試的時間的概念(何時實施?證據是時點還是期間?)
(二)如何考慮期中審計證據(解決的問題:期中測試嗎?如何延伸?)
1.對于控制測試,注冊會計師在期中實施此類程序具有更積極的作用。(鼓勵)
2.如果已獲取有關控制在期中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并擬利用該證據,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下列審計程序。(重點掌握:共2條)
程序 | 相關內容 |
獲取這些控制在剩余期間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審計證據 | (1)如果這些控制在剩余期間沒有發(fā)生變化,注冊會計師可能決定信賴期中獲取的審計證據 (2)如果這些控制在剩余期間發(fā)生了變化(如信息系統(tǒng)、業(yè)務流程或人事管理等),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并測試控制的變化對期中審計證據的影響 |
確定針對剩余期間還需獲取的補充審計證據 | 針對剩余期間還需獲取的補充審計證據應當考慮下列因素:(共6點) (1)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嚴重程度(影響越大,需要證據越多) (2)在期中測試的特定控制,以及自期中測試后發(fā)生的重大變動 (3)在期中對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程度(期中證據越充分,剩余期間可適當減少) (4)剩余期間的長度(剩余期間越長,需要證據越多) (5)在信賴控制的基礎上擬縮小實質性程序的范圍(擬縮小范圍越大,需要證據越多) (6)控制環(huán)境(越薄弱,需要證據越多) |
(三)如何考慮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以前的證據還能用嗎?)
1.基本思路
如果擬信賴以前審計獲取的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實施詢問并結合觀察或檢查程序,獲取這些控制是否已經發(fā)生變化的審計證據。
2.處理原則(主要依據:控制在本期是否發(fā)生變化?)
情形 | 處理原則 | |
發(fā)生變化 | (1)如果控制在本期發(fā)生變化,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以前審計獲取的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是否與本期審計相關 (2)如果擬信賴的控制自上次測試后已發(fā)生實質性變化,以致影響以前審計所獲取證據的相關性,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本期審計中測試這些控制的運行有效性 | |
未發(fā)生 變化 | 基本 原則 | 如果擬信賴的控制自上次測試后未發(fā)生變化,且不屬于旨在減輕特別風險的控制,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yè)判斷確定: (1)是否在本期審計中測試其運行有效性 (2)本次測試與上次測試的時間間隔,但每3年至少對控制測試一次(每隔2年) |
未發(fā)生 變化 | 具體 做法 | (1)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每次審計時從中選取足夠數(shù)量的控制,測試其運行有效性 (2)不應將所有擬信賴控制的測試集中于某一次審計,而在之后的兩次審計中不進行任何測試 |
3.不得依賴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鑒于特別風險的特殊性,對于旨在減輕特別風險的控制,不論該控制在本期是否發(fā)生變化,注冊會計師都不應依賴以前審計獲取的證據。
也就是說,如果注冊會計師擬信賴針對特別風險的控制,那么,所有關于該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必須來自當年的控制測試。相應地,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每次審計中都測試這類控制。
4.相關說明
在確定利用以前審計獲取的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是否適當以及再次測試控制的時間間隔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因素或情況包括:(共6點)
(1)內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有效性,包括:控制環(huán)境、對控制的監(jiān)督以及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過程(其他要素有效,間隔期可適當延長)
例如:當被審計單位控制環(huán)境薄弱或對控制的監(jiān)督薄弱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縮短再次測試控制的時間間隔或完全不信賴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2)控制特征產生的風險(人工控制:穩(wěn)定性較差)
(3)信息技術一般控制的有效性(一般控制薄弱,可能更少依賴以前獲取的審計證據)
(4)影響內部控制的重大人事變動(重大人事變動,可能決定不依賴)
(5)由于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而特定控制缺乏相應變化導致的風險(不應依賴以前證據)
(6)重大錯報的風險和對控制的信賴程度(風險較大或擬信賴程度較高,應當縮短時間間隔或完全不信賴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知識點“控制測試的時間”的相關內容,審計科目對刷題的要求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礎入門階段,習題能對考生們理解知識點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為免費題庫內容,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