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民間非盈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小編“娜寫年華”]東奧會計在線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提供:本篇為2015年《中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民間非盈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本篇知識點關系:中級會計實務 >> 第二十二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 第一節(jié) 概述 >> 民間非盈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高頻考點】:民間非盈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我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適用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由財政部于2004年8月18日發(fā)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概念
民間非營利組織,是指通過籌集社會民間資金舉辦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宗教等社會公益事業(yè),提供公共產品的社會服務組織。民間非營利組織作為與政府和企業(yè)并列的“第三部門”,是市場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彌補政府公共財政資金提供公共產品的不足,同時又可以避免企業(yè)的趨利傾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何題,為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促進社會各項事業(yè)綜合、協(xié)調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特征
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體系中,《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分別對于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具體組織形式作出了明確的界定。東奧中級會計職稱編輯“娜寫年華”發(fā)布。但是,對于“民間非營利組織”本身則并沒有明確的界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對于民間非營利組織各種具體組織形式的定義,規(guī)定適用于《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1.該組織不以營利為宗旨和目的
這一特征強調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非營利性,以與企業(yè)的營利性相區(qū)別。但是強調民間非營利組織目的的非營利性,并不排除其因提供商品或者社會服務而獲取相應收入或者收取合理費用,只要這些營利活動的所得最終用于組織的非營利事業(yè)。
2.資源提供者向該組織投入資源不取得經濟回報
這一特征強調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或者其他資源提供者不能從民間非營利組織中獲取回報,如果出資者等可以從組織中獲取回報,應當將其視為企業(yè),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側和企業(yè)制度。
3.資源提供者不享有該組織的所有權
這一特征強調資金或者其他資源提供者在將資源投入到民間非營利組織后不再享有相關所有者權益,如與所有者權益有關的資產出售、轉讓、處置權以及清算時剩余財產的分配權等。這一特征既將民間非營利組織與企業(yè)區(qū)分開來,也將其與各行政事業(yè)單位區(qū)分開來,因為行政事業(yè)單位盡管也屬于非營利組織,但是國家對這些組織及其凈資產擁有所有權。
。ū疚膬热莅鏅鄽w東奧會計在線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