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評價回函的可靠性
精選回答
(一)評價函證的可靠性時應當考慮的因素
1.對詢證函的設計、發(fā)出及收回的控制情況;
2.被詢證者的勝任能力、獨立性、授權回函情況、對函證項目的了解及其客觀性;
3.被審計單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中的限制。
(二)在函證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需要始終保持職業(yè)懷疑,對舞弊風險跡象保持警覺。
(三)收到回函后,根據(jù)不同情況,注冊會計師可以分別實施以下程序,以驗證回函的可靠性。
(四)針對舞弊風險跡象,注冊會計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實施的審計程序的例子包括:
1.驗證被詢證者是否存在、是否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缺乏獨立性,其業(yè)務性質(zhì)和規(guī)模是否與被詢證者和被審計單位之間的交易記錄相匹配;
2.與從其他來源得到的被詢證者的地址(如與被審計單位簽訂的合同上簽署的地址、網(wǎng)絡上查詢到的地址)相比較,驗證寄出方地址的有效性;
3.將被審計單位檔案中有關被詢證者的簽名樣本、公司公章與回函核對;
4.要求與被詢證者相關人員直接溝通討論詢證事項,考慮是否有必要前往被詢證者工作地點以驗證其是否存在;
5.分別在期中和期末寄發(fā)詢證函,并使用被審計單位賬面記錄和其他相關信息核對相關賬戶的期間變動;
6.考慮從金融機構獲得被審計單位的信用記錄,加蓋該金融機構公章,并與被審計單位會計記錄相核對,以證實是否存在被審計單位沒有記錄的貸款、擔保、開立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事項。根據(jù)金融機構的要求,注冊會計師獲取信用記錄時可以考慮由被審計單位人員陪同前往。在該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需要注意確認該信用記錄沒有被篡改。
(五)考慮回函中包括免責或其他限制條款影響回函的可靠性
無論是采用紙質(zhì)形式還是電子介質(zhì)形式,被詢證者的回函中都可能包括免責或其他限制條款。回函中存在免責或其他限制條款是影響外部函證可靠性的因素之一,但這種限制不一定使回函失去可靠性,注冊會計師能否依賴回函信息以及依賴的程度取決于免責或限制條款的性質(zhì)和實質(zhì)。
更多注冊會計師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東奧注冊會計師頻道。
免費試聽 全部>>
-
注會
營運資本管理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利潤最大化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股東與經(jīng)營者之間利益沖突與協(xié)調(diào)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注冊會計師導航
-
考試資訊
-
考試資料
考試資料 | 會計 | 審計 | 稅法 | 經(jīng)濟法 | 財管 | 戰(zhàn)略 | 考試經(jīng)驗 | 考試大綱 | 免費答疑
-
輔導課程
-
考試題庫
-
互動交流
-
東奧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