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業(yè)務_2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學習要點




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的備考就像一場馬拉松,其中內容多、難度大,更需要考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接下來一起復習會計科目第三十章的知識點資產業(yè)務的內容,單位資產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各位考生一起來復習吧!
【所屬章節(jié)】
第三十章: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二節(jié):政府單位特定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知 識 點】
資產業(yè)務
單位資產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包括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非流動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資產、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等。
(一)資產業(yè)務的幾個共性內容
1.資產取得
單位資產取得的方式包括外購、自行加工或自行建造、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置換換入、租賃等。資產在取得時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取得方式 | 初始計量 |
外購 | 成本通常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除按規(guī)定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及使資產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或交付使用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其他費用 |
自行加工或自行建造 | 成本包括該項資產至驗收入庫或交付使用前所發(fā)生的全部必要支出 |
接受捐贈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現(xiàn)金資產 | (1)按照有關憑據(jù)【點撥】注明的金額加上相關稅費等確定 (2)沒有相關憑據(jù)可供取得,但按規(guī)定經過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按照評估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等確定 (3)沒有相關憑據(jù)可供取得、也未經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比照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加上相關稅費等確定 (4)沒有相關憑據(jù)且未經資產評估、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無法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人民幣1元)入賬 (5)對于投資和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資產等資產而言,其初始成本只能按照前三個層次進行計量,不能采用名義金額計量 【提示】盤盈資產的成本參照上述規(guī)定 |
無償調入 | 調出方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但是,無償調入資產在調出方的賬面價值為零(即已經按制度規(guī)定提足折舊)或者賬面余額為名義金額的,單位(調入方)應當將調入過程中其承擔的相關稅費計入當期費用,不計入調入資產的初始入賬成本 |
置換取得 | 按照換出資產的評估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減去收到的補價,加上為換入資產發(fā)生的其他相關支出確定 |
點撥:
有確鑿證據(jù)表明憑據(jù)上注明的金額高于受贈資產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30%或達不到其70%的,則應當以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確定成本。
2.資產處置
資產處置包括無償調撥、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對外捐贈、報廢、毀損以及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形式。單位對資產進行處置時,先按規(guī)定報經批準,然后將被處置資產賬面價值轉銷計入資產處置費用,同時將處置凈收益上繳財政。對于按規(guī)定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資產處置凈收益,應將凈收益計入當期收入。對于盤盈、盤虧、報廢或毀損的資產,應當在報經批準前將相關資產賬面價值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報經批準后再進行資產處置。
對于無償調出的資產,單位應當將資產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同時沖減無償調撥凈資產。
對于置換換出的資產,其相關會計處理應當與換入資產一同進行。
(二)應收賬款
單位的應收賬款是指單位因出租資產、出售物資等應收取的款項以及事業(yè)單位提供服務、銷售產品等應收取的款項。單位應視應收賬款收回后是否需要上繳財政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目前,我國政府會計核算中除了對事業(yè)單位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進行減值處理外,對于其他資產均未考慮減值。
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提取壞賬準備時:
借:其他費用
貸:壞賬準備
(三)庫存物品
庫存物品是指單位在開展業(yè)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或出售而儲存的各種材料、產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用具、裝具、動植物等的成本。
單位應當設置“庫存物品”科目對其庫存物品進行核算。已完成的測繪、地質勘察、設計成果等的成本,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四)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單位為滿足自身開展業(yè)務活動或其他活動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guī)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
1.取得固定資產
(1)外購固定資產
按照確定的固定資產成本入賬。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xù)的固定資產,按照估計價值入賬,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照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3)融資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
其成本按照租賃協(xié)議或者合同確定的租賃價款、相關稅費以及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確定。
(4)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按照確定的成本入賬。
(5)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
按照確定的成本入賬。
2.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
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效能或延長其使用年限而發(fā)生的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后續(xù)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為維護固定資產正常使用發(fā)生的日常維修、養(yǎng)護等后續(xù)支出,應當計入當期費用。列入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中資本性支出的后續(xù)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
單位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建造活動后的固定資產,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加上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建造活動發(fā)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資產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后的金額確定。
單位對于租入等不由本單位入賬核算但實際使用的固定資產,發(fā)生的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后續(xù)支出,應當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
3.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下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1)文物和陳列品;(2)動植物;(3)圖書、檔案;(4)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5)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單位應當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以及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因改建、擴建等原因而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應當重新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單位盤盈、無償調入、接受捐贈以及置換的固定資產,應當考慮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按照其尚可使用的年限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再計提折舊。
單位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按照應計提折舊金額,借記“業(yè)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
4.處置固定資產(略)
5.由有關部門統(tǒng)一管理,但由其他部門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按規(guī)定由本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統(tǒng)一管理(如僅持有資產的產權證等),但具體由其他部門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由占有、使用該資產的部門作為會計確認主體,對該資產進行會計核算。
多個部門共同占有、使用同一項固定資產,且該項固定資產由本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統(tǒng)一管理并負債后續(xù)維護、改造的,由本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作為確認主體,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會計核算。
同一部門內部所屬單位共同占有、使用同一項固定資產,或者所屬事業(yè)單位占有、使用部門本級擁有產權的固定資產的,按照本部門規(guī)定對固定資產進行會計核算。
(五)自行研發(fā)取得的無形資產
單位自行研究開發(fā)項目的支出,包括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fā)階段支出,單位應當嚴格進行區(qū)分。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fā)生時計入當期費用;開發(fā)階段的支出,先按合理方法進行歸集,如果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如果最終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應當計入當期費用。
提示:
自行研究開發(fā)項目尚未進入開發(fā)階段、或者確實無法區(qū)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fā)階段支出,但按法律程序已申請取得無形資產的,應當將依法取得時發(fā)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確認為無形資產。
(六)投資
1. 短期投資
政府會計主體取得的短期投資,應于取得時,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買價款和相關稅費)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其中,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于收到時沖減短期投資成本。短期投資持有期間的利息,應當于實際收到時確認為投資收益;期末,短期投資應當按照賬面余額計量。
2.長期股權投資
(1)初始計量
政府會計主體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于取得時按照實際成本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以支付現(xiàn)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 按照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購買價款和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其中,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股利,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 |
以現(xiàn)金以外的其他資產置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 按照換出資產的評估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減去收到的補價,加上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發(fā)生的其他相關支出確定。事業(yè)單位以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并按規(guī)定通過協(xié)議定價、在技術交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方式確定價格的,應當按照以上方式確定的價格加相關稅費作為投資成本 |
接受捐贈的長期股權投資 | ①按照有關憑據(jù)注明的金額加上相關稅費確定 ②沒有相關憑據(jù)可供取得,但按規(guī)定經過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按照評估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 ③沒有相關憑據(jù)可供取得、也未經資產評估的,其成本比照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 |
無償調入的長期股權投資 | 按照調出方賬面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 |
(2)后續(xù)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通常應當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政府會計主體無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或無權參與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決策的,應當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①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通常保持不變,但追加或收回投資時,應當相應調整其賬面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中屬于政府會計主體應享有的份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②權益法下,政府會計主體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對于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第一,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為投資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第二,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計算應享有的份額,確認為應收股利,同時減少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第三,按照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和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份額,確認為凈資產,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第四,政府會計主體確認被投資單位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減記至零為限,政府會計主體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被投資單位發(fā)生凈虧損,但以后年度又實現(xiàn)利潤的,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等后,恢復確認投資收益。
事業(yè)單位按規(guī)定應將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取得的投資凈收益,以及以現(xiàn)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取得的凈收入(處置價款扣除投資成本和相關稅費后的凈額)上繳本級財政并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的,在應收或收到上述有關款項時不確認投資收益,應通過“應繳財政款”科目核算。
3.長期債權投資
政府會計主體取得的長期債權投資,應于取得時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其中,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利息,不計入長期債券投資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債券投資持有期間,應當按照以票面金額與票面利率計算的金額確認利息收入。對于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長期債券投資,應當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確認為應收利息,計入投資收益;對于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投資,應當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計入投資收益,并增加長期債券投資的賬面余額。政府會計主體按規(guī)定出售或到期收回長期債券投資,應當將實際收到的價款扣除長期債券投資賬面余額和相關稅費后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七)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儲備物資
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儲備物資屬于單位控制的經管類資產。經管類資產的典型特征是政府會計主體控制的,供社會公眾使用的經濟資源,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等。
(八)文物資源
1.文物資源的確認
文物資源,應當由對其承擔管理收藏職責的政府會計主體予以確認。通常情況下,對于購買、調撥、接受捐贈、依法接收、指定保管等方式取得的文物資源,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在取得時對其予以確認。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至少在每年年末對借入但尚未歸還的文物資源進行核查,根據(jù)核查結果將其作為受托代理資產予以確認。
2. 文物資源的初始計量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成本對文物資源進行初始計量;對于成本無法可靠取得的文物資源以名義金額計量。對于依法征集購買取得的文物資源,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購買價款確定其成本。
3. 后續(xù)計量
文物資源不計提折舊。
政府會計主體對于文物資源本體的修復修繕等相關保護支出,應當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費用。對于文物資源安防、消防及防雷等保護性設施建設支出,以及對于文物資源本體以外的預防性保護、數(shù)字化保護等支出,符合相關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等其他相關資產成本。
(九)受托代理資產
受托代理資產是指單位接受委托方委托管理的各項資產,包括受托指定轉贈的物資、受托存儲保管的物資等;
單位應當設置“受托代理資產”科目。單位管理的罰沒物資也應當通過本科目核算。單位收到的受托代理資產為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的,不通過本科目核算,應當通過“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科目進行核算。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知識點“資產業(yè)務”的相關內容,完成會計科目第三十章的學習后,考生可以點擊下方免費題庫模塊,開啟章節(jié)練習,查漏補缺,自我檢驗!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志鳳老師《會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