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_2021年注會《會計》導學課堂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順利通過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我們現在就要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外幣是企業(yè)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
外幣交易,是指企業(yè)發(fā)生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包括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和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
(一)初始確認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統(tǒng)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fā)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二)期末調整或結算
1.貨幣性項目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yè)持有的貨幣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例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貨幣性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1)期末調整
期末,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等科目;
(2)結算
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時,將其外幣結算金額按照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科目。
2.非貨幣性項目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例如,存貨、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提示】預付款項、預收款項和合同負債屬于非貨幣性項目。
(1)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即不產生匯兌差額)。
(2)對于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如果其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則在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時,應先將可變現凈值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
(3)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處理,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且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該金融資產的外幣利息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權益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與其公允價值變動一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但該金融資產的外幣現金股利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注:由于21年新課暫未開通,重點內容精講以20年講義為主)
—— 以上重點內容選自張志鳳老師授課講義
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現已進入預習階段,想讓學習更高效,自測習題不能少!為了幫助大家順利通關,東奧PC端題庫重磅來襲,考生們可以通過題庫夯實基礎、不斷提升,海量習題,隨心練!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