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稅務師《稅法二》知識點: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東奧小編】2017年稅務師考試報名全國入口全面開通了,報名已經過去一個月。天氣驟暖,已經來到五月下旬,東奧小編每天為您提供2017稅務師《稅法二》知識點,讓您保持良好學習狀態(tài),考生成為東奧學員后可以查看全部知識點內容。
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1. 一般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每月收入額-3500或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2. 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額的計算
具體分二種情況處理:全額、部分(定額、定率)
(1)雇主全額為雇員負擔稅款應將雇員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后,計算單位或個人應當代扣代繳的稅款。計算公式為:
①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1-稅率)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提示:①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不含稅所得按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②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含稅所得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2)雇主為其雇員負擔部分稅款
第一種:雇主為其雇員定額負擔部分稅款的,應將雇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后,計算單位應當代扣代繳的稅款。
①應納稅所得額=雇員所得的工資+雇主代雇員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第二種:雇主為其雇員定率負擔部分稅款,是指雇主為雇員負擔一定比例的工資應納的稅款或負擔一定比例的實際應納稅款。
①應納稅所得額=(未含雇主負擔的稅款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提示:①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不含稅所得按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②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含稅所得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3. 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首先明確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計稅)
(1)先將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解釋】如果在發(fā)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2)計算公式如下:
①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②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3)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4)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xiàn)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上述規(guī)定執(zhí)行。補充: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職工少支付的差額也是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辦法納稅。
(5)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6. 雙薪的計稅方法
年終雙薪就是多發(fā)一個月的工資,就機關而言,相當于全年一次性獎金,應按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規(guī)定計算個人所得稅;
就企業(yè)而言,如果當月既有年終雙薪,又有全年一次性獎金,可合并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規(guī)定計算個人所得稅,否則,應并入當月的工資按規(guī)定計算個人所得稅。(和年終獎計算結合、今年重點)
7. 不滿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無住所個人不滿一個月工薪個稅計算步驟如下:
(1)按日工資和實際工作天數(shù)推算成月工資;
(2)按月工資計算全月稅款水平;
(3)將全月稅款水平按其實際工作天數(shù)折算實際天數(shù)應納的稅款。
應納稅額=(當月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當月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天數(shù))的天數(shù)÷當月天數(shù)
了解更多相關考點,點擊查看:2017稅務師《稅法二》知識點:勞動合同的計稅方法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