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每日攻克一大題:8月7日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想要取得中級會計師證書,就要堅持不懈的去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中級會計實務每日一大題小編堅持更新,快來做題吧!
甲公司系生產銷售機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并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6年9月1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S型機床銷售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應于2017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臺S型機床,單位銷售價格為45萬元/臺。
2016年9月10日,甲公司S型機床的庫存數量為14臺,單位成本為44.25萬元/臺,該機床的市場銷售市場價格為42萬元/臺。估計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該機床的銷售費用為0.18萬元/臺,向其他客戶銷售該機床的銷售費用為0.15萬元/臺。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前,未曾對S型機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資料二: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一批用于生產W型機床的M材料。該批材料的成本為80萬元,可用于生產W型機床10臺,甲公司將該批材料加工成10臺W型機床尚需投入50萬元。該批M材料的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為68萬元,估計銷售費用總額為0.6萬元。甲公司尚無W型機床訂單。W型機床的市場銷售價格為12萬元/臺,估計銷售費用為0.1萬元/臺。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前,“存貨跌價準備—M材料”賬戶的貸方余額為5萬元。
假定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機床的可變現凈值。
(2)判斷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機床是否發(fā)生減值,并簡要說明理由。如果發(fā)生減值,計算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判斷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是否應對M材料計提或轉回存貨跌價準備,并簡要說明理由。如果發(fā)生計提或轉回存貨跌價準備,計算應計提或轉回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對于有合同部分,S型機床可變現凈值=10×(45-0.18)=448.2(萬元);
對于無合同部分,S型機床可變現凈值=4×(42-0.15)=167.4(萬元);
所以,S型機床的可變現凈值=448.2+167.4=615.6(萬元)。
(2)S型機床中有合同部分未減值,無合同部分發(fā)生減值。
理由:
對于有合同部分:S型機床成本=44.25×10=442.5(萬元),可變現凈值為448.2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所以有合同部分S型機床未發(fā)生減值;
對于無合同部分:S型機床成本=44.25×4=177(萬元),可變現凈值為167.4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所以無合同部分S型機床發(fā)生減值,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77-167.4=9.6(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9.6
貸:存貨跌價準備 9.6
(3)M材料用于生產W型機床,所以應先確定W型機床是否發(fā)生減值,W型機床的可變現凈值=10×(12-0.1)=119(萬元),成本=80+50=130(萬元),W型機床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發(fā)生減值,據此判斷M材料發(fā)生減值。M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2-0.1)×10-50=69(萬元),M材料成本為80萬元,所以存貨跌價準備余額=80-69=11(萬元),因“存貨跌價準備——M材料”科目貸方余額為5萬元,所以本期末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5=6(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6
貸:存貨跌價準備 6
——以上中級會計考試相關練習題選自張志鳳老師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