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變量和數據
2018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備考需要每個考生全力以赴,在此東奧小編為大家每天整理《經濟基礎》科目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高效備考中級經濟師!
【內容導航】
(一)變量
(二)數據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經濟基礎》科目 第二十三章統(tǒng)計與統(tǒng)計數據
【知識點】變量和數據
變量和數據
(一)變量
1. 含義
研究對象的屬性或特征,它是相對于常數而言的。常數只有一個固定取值,而變量可以有兩個或更多個可能的取值。
【示例】性別、受教育水平、年收入等。
2. 分類:
(1)定量變量(數量變量):變量的取值是數量。
【示例】職工人數、年銷售額等。
(2)定性變量:
分類變量:變量的取值表現為類別。
【示例】性別、出行方式等。
順序變量:變量的取值表現為類別且具有一定順序。
【示例】客戶滿意度等。
(二)數據
1. 含義:對變量進行測量、觀測的結果。數據根據需要可以是數值、文字或者圖像等形式。
2. 分類數據:分類變量的觀測結果,表現為類別,一般用文字來表述,也可用數值代碼表示。
【示例】“性別” =“男”,“女”=“0”,“1”。
順序數據:順序變量的觀測結果,也表現為類別,一般用文字來表述,也可用數值代碼表示。
【示例】“客戶滿意度” =“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1”,“2”,“3”。
數值型數據:定量變量的觀測結果,其取值表現為具體的表示大小或多少的數值。
【示例】“年齡” =“20”,“30”,“40”。
3. 對不同類型的數據,可采用不同的統(tǒng)計方法來處理和分析。
分類數據:計算出各類別的頻率。
數值型數據:可以計算均值和方差等統(tǒng)計量。
經驗的積累需要的是時間及技能的增強,多做練習題可以幫助大家熟悉題型,掌握重要的知識考點。馬上臨近考試了,考生們記得隨時關注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點匯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