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年3科如何搭配?推薦財管+稅法+戰(zhàn)略




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工作順利展開中,今年的報名擁堵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考生在報名后希望得到一些關于科目搭配方面的建議,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年報3科財管+稅法+戰(zhàn)略的搭配攻略。
定制科目搭配方案:CPA報考專家,定制專屬于您的備考方案!
財管+戰(zhàn)略+科目搭配建議
學習難易程度:
財管:★★★★
稅法:★★★★
戰(zhàn)略:★★★
搭配適合人群:
財管+稅法+戰(zhàn)略組合報考適合基礎一般,注會考試學習時間相對充裕,偏向理解型的考生選擇。
備考周期:
建議最少要保證4-5個月的備考時間,最晚也要在5月開始學習。
科目特點
財管:
提到財管,相信偏向理科的學生肯定很喜歡,而偏向文科的學生就非常頭疼了。公式多,計算量大是財管的特點。它更像理科,單純記憶是不夠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財管不僅包括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還涉及到了資本結構、投資分析、籌資融資方式,甚至還有期權理論及應用??忌趥淇贾幸朴诳偨Y公式,多做經典題,反復練習。實際上,在CPA的考場上,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把財管的所有試題都做完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所以,我們平時備考時一定要勤加練習,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做題的速度。
稅法:
稅法是一門在理解的基礎上需要大量記憶的科目,并且還要求你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注會考試這門科目的主要特點就是知識點瑣碎,所以稅法又有“碎法”之稱。稅法內容考查內容比較全面,既考核考生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又對考生的理解和運用提出要求。所以需要考生在學習的時候要全面掌握知識點,把握重要知識點。稅法的重點集中在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幾章。盡管這幾章是考試的重點,但是其他小稅種在客觀題考查中經常出現(xiàn),學習時也不能忽視。
戰(zhàn)略:
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這門科目,涉及到的知識體系涵蓋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對考生的知識體系全面性要求較高??忌鷳獙⒗碚撀?lián)系實踐、以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為前提來學習。建議大家把教材分成兩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就是前四章關于戰(zhàn)略的內容,按照戰(zhàn)略分析、戰(zhàn)略選擇、戰(zhàn)略實施的順序來掌握。后面幾章按照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介紹來掌握。建議大家先從教材入手梳理出整個學習的框架,然后順著整個架構去填充知識點。
搭配理由+學習建議
搭配理由:
三個科目中,財管和戰(zhàn)略的內容聯(lián)系較緊密,都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看問題。搭配一下學習比較好。而財管理解性內容偏多,需要大量計算,稅法的內容是理解+記憶,計算也比較多,戰(zhàn)略是記憶性的內容偏多。就科目間聯(lián)系,文理兼修的學員來說搭配一起報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注會考試學習建議:
1、財管第一輪學習(5月-6月中旬)
建議先學習財管,在6月中旬之前要完成會計的第一輪學習。
第一輪要求將財管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難點要先有一定的了解建議配合東奧注會基礎班或者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將基礎打扎實。
2、財管第二輪+稅法第一輪(6月下旬-8月中旬)
財管第二輪學習建議逐章?lián)羝?,建議配合輕1或教材,先將輕1每章前面的重點總結或者教材通讀一遍,然后配套做輕1每章的章節(jié)練習,總結每章公式。做完后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稅法第一輪,要將稅法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要內容總計出來,建議配合東奧注會基礎班或者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聽完一章配套做輕1的章節(jié)練習。
3、財管第三輪+稅法第二輪+戰(zhàn)略沖刺(8月下旬到考試)
本階段財管、稅法建議結合逆襲提分班做最后的查漏補缺;每天做一套最后六套題,模擬考試環(huán)境,提前適應考試;稅法每天抽時間熟悉前面總結的重點內容,配合習題班掌握解題技巧,做好考前沖刺;戰(zhàn)略配合基礎班夯實基礎,聽完一張配套做一章輕1的練習,記憶輕1每章的重要內容總結。
另外這個階段要注重機考的練習,可以每天在東奧的機考系統(tǒng)中做些習題,培養(yǎng)自己對機考的熟悉程度,盡快幫助自己適應機考環(huán)境。
學習時間分配:建議財管占總學習時間的45%左右;稅法占總學習時間的35%左右,戰(zhàn)略20%。當然具體時間安排還要結合自己對科目的熟悉程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等不斷變化與調整,東奧會計在線提供的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信息僅供參考,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