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_2025年注會財管學習要點




在注會財管科目中,這一知識點要求考生能夠熟練運用公式計算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并理解貝塔系數(shù)在風險評估中的作用??忌枰⒁饽P偷募僭O條件,如市場有效性、投資者理性等,這些假設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并不完全成立,但對理解模型的理論框架至關重要。
【所屬章節(jié)】
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第三節(jié):風險與報酬
【知 識 點】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研究對象,是充分組合情況下風險與要求的收益率之間的均衡關系。
總結
(一)系統(tǒng)風險的衡量指標
1.單項資產的β系數(shù)
β系數(shù)反映了相對于市場組合的平均風險而言單項資產系統(tǒng)風險的大小。
(1)結論
市場組合相對于它自己的貝塔系數(shù)是1。
①β=1,表示該資產的收益率與市場平均收益率呈相同方向、相同比例的變化,其系統(tǒng)性風險情況與市場組合的風險情況一致;
②β>1,說明該資產收益率的變動幅度大于市場組合收益率的變動幅度,該資產的系統(tǒng)性風險大于整個市場組合的風險;
③β<1,說明該資產收益率的變動幅度小于市場組合收益率的變動幅度,該資產的系統(tǒng)性風險小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④β=0,說明該資產的系統(tǒng)風險程度等于0。
提示
絕大多數(shù)資產的β系數(shù)是大于零的。如果β系數(shù)是負數(shù),表明這類資產收益與市場平均收益的變化方向相反。
(2)計算方法
①回歸直線法
利用該股票收益率與整個資本市場平均收益率的線性關系,利用回歸直線方程求斜率的公式,即可得到該股票的β值。
求解回歸方程y=a+bx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如下:
②定義法
2.證券資產組合的系統(tǒng)風險系數(shù)
總結
標準差:衡量整體風險,組合的標準差不是加權平均標準差(除非r=1)。
β:衡量系統(tǒng)風險,組合的β是加權平均的β。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證券市場線(SML)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研究對象,是充分組合情況下風險與要求的收益率之間的均衡關系。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表達式 | 根據(jù)風險與收益的一般關系: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附加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表達形式:Ri=Rf+β×(Rm-Rf) |
證券市場線 | 證券市場線就是關系式:Ri=Rf+β×(Rm-Rf)所代表的直線。 ①橫軸(自變量):β系數(shù) ②縱軸(因變量):Ri必要報酬率 ③斜率:(Rm-Rf)市場風險溢價率(市場風險補償率) ④截距:Rf無風險報酬率 |
提示
市場風險溢價率(Rm-Rf)反映市場整體對風險的偏好,如果風險厭惡程度高,則證券市場線的斜率(Rm-Rf)的值就大。
(三)證券市場線與資本市場線的比較
1.證券市場線與資本市場線的相同點:截距相同,都是Rf。
2.證券市場線與資本市場線的區(qū)別
項目 | 證券市場線 | 資本市場線 |
縱軸 | 必要報酬率(或期望報酬率) | 期望報酬率 |
橫軸 (測度風險的工具) | 單項資產或資產組合對于整個市場組合方差的貢獻程度即β系數(shù) | 整個資產組合的標準差 |
斜率 | 斜率=(Rm-Rf) | 斜率=(Rm-Rf)/σM |
描述的 內容 | 描述的是市場均衡條件下單項資產或資產組合(無論是否已經有效地分散風險)的必要報酬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 描述的是由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有效邊界,是由最有效的風險資產組合(即市場組合)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
斜率與投資人對待風險態(tài)度的關系 | 市場整體對風險的厭惡感越強,證券市場線的斜率越大 | 投資者個人對風險的態(tài)度僅僅影響借入或貸出的資金量,不影響最佳風險資產組合 |
(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假設
(1)所有投資者均追求單期財富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并以各備選組合的期望收益和標準差為基礎進行組合選擇。
(2)所有投資者均可以無風險報酬率無限制地借入或貸出資金。
(3)所有投資者擁有同樣預期,即對所有資產報酬的均值、方差和協(xié)方差等,投資者均有完全相同的主觀估計。
(4)所有的資產均可被完全細分,擁有充分的流動性且沒有交易成本。
(5)沒有稅金。
(6)所有投資者均為價格接受者。即任何一個投資者的買賣行為都不會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7)所有資產的數(shù)量是給定的和固定不變的。
● ● ●
以上就是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知識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相關內容,完成該知識點的學習后可以點擊下方模塊,開啟習題練習
注:以上內容選自閆華紅老師《財務成本管理》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