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科目如何搭配:兩年六科




注冊會計師考試共有6個科目,成績有效期為5年,對于不同的考生群體,有不同的搭配方案。有些考生可用于備考的精力和時間比較多,且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基礎,這樣的考生就可以適當縮短備考戰(zhàn)線,以兩年六科的搭配方式報考。
方案1:會計+審計+經濟法
會計與審計的聯(lián)系比較大,尤其是審計九到十二章屬于審計理論與實務結合部分,這部分需要很多的會計知識。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后。會計和審計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再搭配一科比較簡單的經濟法一起學習,這樣搭配還是很合適的。
備考建議:
報考這三門的考生首先需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其次最好是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畢竟里面包含了注會中難度最大的兩科。建議備考周期最少要保證5-6個月的時間。
方案2:會計+財管+戰(zhàn)略
會計+財管這兩科搭配,可以說是比較經典的科目了。會計是理解+記憶對半的科目,財管主要是對公式的理解記憶和計算的運用。所以對于那些偏理喜歡計算的考生來說報考這兩科是很好的搭配。另外,財管和戰(zhàn)略的內容聯(lián)系也是比較緊密的,都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看問題,知識點也有部分是有聯(lián)系的。就科目間聯(lián)系,難易搭配來說,這三個科目搭配組合還是非常合理的。
備考建議:
這三科搭配,適合偏理解型學習,時間相對充足的考生,因為首先會計和財管這兩個科目,需要你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題練習。其次戰(zhàn)略考試內容比較喜歡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出題,所以在記憶的基礎上也需要多做些習題進行練習。如果時間不充足,學習能力較弱,建議不要嘗試這個組合。建議備考周期最少要保證4-5個月的時間。
方案3:會計+審計+稅法
學習審計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有了會計基礎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去理解審計一些內容。另外這兩門課程的內容有些是有關聯(lián)的,所以放到一起學習還是比較合理的。會計和稅法的結合也是很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jié),另外會計第九章中涉及到的應交稅費等。另外會計和審計都是比較難的科目,搭配一科相對容易的稅法備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備考建議:
這三科搭配可以說是比較省力的,會計和稅法,會計和審計科目之間都相互有聯(lián)系,學習起來相輔相成。適合有一定基礎,學習時間能保證在4個月左右的學員。
方案4:會計+審計+戰(zhàn)略
這個組合科目同會計+審計+經濟法科目搭配相似,會計與審計的聯(lián)系比較大,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后。所以較難的兩科配上比較容易的戰(zhàn)略,對于難易搭配來說最合適不過了,備考時先將大部分時間放在會計和審計上,最后沖刺一下戰(zhàn)略就可以了。
備考建議:
建議學習時候先以會計、審計為主,最后2個月沖刺戰(zhàn)略即可。學習特點是偏向記憶性的內容較多,計算的內容很少。比較適合記憶能力較強、理科相對較弱的考生。
方案5:會計+稅法+經濟法
這三個科目搭配,相對來說是難易程度比較合適的搭配,一科較難+一科稍難+一科較簡單,配合起來備考壓力比較小。另外會計和稅法在注冊會計師考試的6科當中,是聯(lián)系最緊密的。會計知識的積累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去學習稅法。兩科相輔相成,學習起來更輕松,最后沖刺一下經濟法再合適不過了。
備考建議:
這個搭配相對來說備考是比較輕松的,只有會計一科比較難,其他兩科沒有太多的難點。適合基礎一般,學習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學員。備考周期最好能能保證在4-5個月左右。
方案6:財管+稅法+戰(zhàn)略
三個科目中,財管和戰(zhàn)略的內容聯(lián)系較緊密,都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看問題。搭配一下學習比較好。而財管理解性內容偏多,需要大量計算,稅法的內容是理解+記憶,計算也比較多,戰(zhàn)略是記憶性的內容偏多。就科目間聯(lián)系,文理兼修的學員來說搭配一起報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備考建議:
建議先學習財管后面配合稅法學習,最后2個月左右在開始戰(zhàn)略的學習。財管的公式比較多,計算量大,在聽課的基礎上一定要反復做題,訓練做題的速度與準確性。稅法因為知識點比較碎,要學會歸納整理知識體系。戰(zhàn)略主要是以記憶為主,但要配合習題,學會將書本上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案例中。這三科備考適合基礎較弱,備考時間不是很充足的學員。備考周期最好能能保證在4-5個月左右。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