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財務與會計》高頻考點: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
稅務師考試日趨臨近,大家在復習的同時不要忘了準考證的打印哦,今天小編為您帶來的是《財務與會計》高頻考點: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
【內容導航】
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財務與會計》第四章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
【知識點】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
【高頻考點1】各種籌資方式的特點
1.吸收直接投資的籌資特點
優(yōu)點 | (1)能夠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2)容易進行信息溝通 (3)與發(fā)行股票相比,吸收直接投資的手續(xù)相對比較簡便,籌資費用較低 |
缺點 | (1)資本成本較高 相對于股票籌資來說,吸收直接投資的資本成本較高。投資者往往要求將大部分盈余作為紅利分配 (2)不易進行產權交易 吸收投入資本由于沒有以證券為媒介,不利于產權交易,難以進行產權轉讓 |
2.發(fā)行普通股股票的籌資特點
(1)兩權分離,有利于公司自主經(jīng)營管理;
(2)資本成本高(相對于債務籌資);
(3)能提高公司的社會聲譽;
(4)不易及時形成生產能力。
3.留存收益籌資特點
(1)與普通股籌資相比較,不用發(fā)生籌資費用;
(2)維持公司的控制權分布;
(3)籌資數(shù)額有限。
4.銀行借款的籌資特點
籌資特點 | 理解 | |
優(yōu)點 | 籌資速度快 | 與發(fā)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其他債務籌資方式相比,銀行借款的程序相對簡單,所花時間較短,公司可以迅速獲得所需資金。 |
資本成本較低 | 利用銀行借款籌資,一般都比發(fā)行債券和融資租賃的利息負擔要低。而且,無需支付證券發(fā)行費用、租賃手續(xù)費用等籌資費用。 | |
籌資彈性較大 | 在借款之前,公司根據(jù)當時的資本需求與銀行等貸款機構直接商定貸款的時間、數(shù)量和條件。在借款期間,若公司的財務狀況發(fā)生某些變化,也可與債權人再協(xié)商,變更借款數(shù)量、時間和條件,或提前償還本息。 | |
缺點 | 限制條款多 | 與發(fā)行公司債券相比較,銀行借款合同對借款用途有明確規(guī)定。 |
籌資數(shù)額有限 | 銀行借款的數(shù)額往往受到貸款機構資本實力的制約,難以像發(fā)行公司債券、股票那樣一次籌集到大筆資金,無法滿足公司大規(guī)?;I資的需要。 |
5.發(fā)行公司債券的籌資特點
(1)一次籌資數(shù)額大;
(2)募集資金的使用限制條件少;
(3)資本成本負擔較高;
(4)提高公司的社會聲譽。
6.融資租賃的籌資特點
特點 | 理解 |
(1)無須大量資金就能迅速獲得資產 | 在資金缺乏情況下,融資租賃能迅速獲得所需資產。融資租賃集“融資”與“融物”于一身,融資租賃使企業(yè)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引進設備成為可能。 |
(2)財務風險小,財務優(yōu)勢明顯 | 企業(yè)無須一次籌集大量資金償還。租金可以通過項目本身產生的收益來支付,是一種基于未來的“借雞生蛋、賣蛋還錢”的籌資方式。 |
(3)籌資的限制條件較少 | 與股票、債券、長期借款等籌資方式相比,融資租賃籌資的限制條件很少。 |
(4)租賃能延長資金融通的期限 | 租賃的融資期限接近其全部使用壽命期限。 |
(5)資本成本負擔較高 | 融資租賃的租金通常比銀行借款或發(fā)行債券所負擔的利息高得多,租金總額通常要比設備價值高出30%。 |